结合一例早年依恋受损的个案浅谈家庭环境对依恋与人格发展的影响
曲慧东(东北大学,沈阳)
摘要:孩子出生的头三年,父母建立起安全基地是最主要的使命。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依恋行为和人格发展。来访者小A早年依恋受损,出生后被寄养在亲戚家中,长期受到父母的忽视,与弟弟的养育过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合小A的成长历程,尝试将家庭环境对她的依恋与人格发展进行梳理,逐步建立起与咨询师的安全的依恋关系,陪伴她重新开始安心地探索内在和外在的世界。
关键词:安全基地 依恋 人格发展
约翰·鲍尔比说,影响每个个体人格发展的主要变量之一是依恋行为的发展路径。这种发展路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体在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被父母对待的方式决定的。个体与父母相处的经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是通过他们对个体如何构建自己的世界以及个体期望依恋对象如何对待自己的影响实现的。[1]一个家庭中,父母是否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决定了一个孩子能否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来访者小A是一个大三女生,来访时自述虽然学习成绩始终是年级第一,但对学习和生活都没有兴趣,情绪经常处于低落状态,没有存在感。在咨询中,了解到小A出生在村镇,出生后不久妈妈再次怀孕,为了躲避计划生育的罚款政策,父亲给小A的年龄报大了一岁,并送到姑姑家抚养。在姑姑家,小A经常哭闹,姥姥便将小A接到自己家。姥姥家在农村,父母家在镇上,相距三、四十公里,小A不能经常见到父母。姥姥和姥爷对小A照顾有加,在小A的回忆里,与姥姥在一起的画面是温暖的,现在回到姥姥家时还会情不自禁的流泪,而小A无论在父母面前还是独处时,都很少哭泣。小A不记得何时被接回到父母身边的,小A听母亲说,由于妈妈要给弟弟喂奶,所以没有精力照顾她,大部分时间都是爸爸抱着她,小A对此没有记忆,与父亲之间的感受更多是疏离。小A姥姥、姥爷不久也搬到镇上开店铺,由于小A二舅舅有精神问题,和小A姥姥一家同住,不许其他人到他家里住,小A小时候很怕二舅舅,虽然想去姥姥家,但是也不能经常去,现在去姥姥家虽然不怕了,但是也只是坐一坐、吃顿饭而已。在小A幼年成长过程中,被送到亲戚家寄养、送到外婆家抚养,即使回到父母家也得不到妈妈的亲自照顾,更多感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忽略,虽然与姥姥有较好的依恋关系,但是她和父母的依恋关系是有问题的。
小A记得在幼儿园期间,被小朋友欺负时,她都是立即顺从对方的要求,没有想过反抗或者告状。鲍尔比认为,即使在儿童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寻求任何安慰。因此,那些通常会激活依恋行为的信号便消失了。这些信号因为某种原因无法触及负责依恋行为的行为系统,他们被屏蔽了。[1]对于一个儿童来说,当感到痛苦的时候,本应很自然地走向那个他所熟知的人,但在小A的支持系统里,父母把关注更多放在弟弟身上,于她是缺席的,在姥姥那里也无法获得稳定的支持,于是当她遭遇欺凌时,启动了防御机制来压抑自己的愤怒,在防御中,将自己孤立起来,保持不受伤害的状态,更无力表达出愤怒。这种防御的极端表现使这个孩子永远都不会有创伤感,同时也再也无法感到受到依赖和脆弱感,反而依附于过去的焦虑感而生活。[2]小A高三时班级中出现霸凌现象,虽然她没有参与其中,但也因此被寝室同学孤立。小A尝试向母亲求助,希望能搬到校外让母亲租房陪读,母亲当时迟疑的态度,让她决定不再给家里添麻烦。但第二年弟弟高考以及随后复读期间,母亲陪读弟弟两年,小A虽然在理智上理解,但内心是不平衡的。鲍尔比说,那些儿童(后来长大成为成人)害怕被自己所依恋的人拒绝,害怕随之而来的痛苦、焦虑和愤怒,因此他们害怕自己依恋于任何人。这使得他们不敢表达自己想要得到一段亲密而互信的关系以及得到关怀以及安抚和爱恋的欲望。[1] 在与咨询师的工作中,小A害怕依恋于任何人的情况也有体现,在第三次来访时,小A说从早上起床就开始犹豫是否还要继续咨询,每个人都会有不好的情绪,而自己却来做咨询,会不会很矫情。同时她也十分在意在咨询师面前的表现,希望自己看起来更有价值。小A将她对进入一段关系的恐惧带进了咨询之中,这即是咨询中的阻抗。
鲍尔比认为,父亲对孩子在成年期形成安全、稳定、具有探索性、和谐以及流畅的依恋倾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足够好的父亲帮助孩子发展出清晰的思维,以及处理负性情绪的能力。……和母亲一样,父亲也需要对孩子保持敏感,但在形式上表现为表扬、鼓励孩子,对孩子总是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1]然而小A的父亲在她面前经常表达的是“你不行”。小A记得三年级时有一次遇到一个学习上的问题,于是求助当小学教师的父亲,在讲了两遍之后发现小A仍没理解,父亲开始恶语相向,从此小A下定决心不再提问,有困难就自己解决,认为求助是可耻的,是证明自己没有能力的,并因此泛化到所有老师都是不可信任的。在爸爸的观念里始终认为女孩没有男孩聪明,在小A上小学时,经常当着小A的面表达女孩上初中以后学习就不行了;小A上初中时,每次都考第一名,小A父亲仍会说现在行以后就不行了;小A上了高中,学校的高压管理一度不适应,小A父亲说考个二本就行,这个评价对小A来说是父亲给与过的最大肯定。
从小到大,小A始终在用取得好成绩来将自己包装成一个优秀的人,希望能获得父母青睐的目光与关爱,她十分渴望家庭的温暖,但家人对她的态度大多是冷漠的,每当母亲在别人面前炫耀她的成绩时,她会担心下一次失败从而压力更大。小A自述学习从不是她感兴趣的事情,取得好成绩只是获取父母注意的手段。初中时小A考过唯一的一次第四名,那次她在一家人吃饭时说了成绩,伤心的哭了。她非常渴望父母能说一句没关系或者给一句鼓励的话,父母未及一言的态度让她更加伤心。父母的态度让她再次坚定只能考第一名,不能再让这样哭泣时得不到安慰的事情发生。鲍尔比说,如果他得不到“共情性”的对待,那么与父母保持距离的时间可能会持续很久。[1]小A处于困境中却没有获得父母的回应,再加上多次被父母拒绝的经历,尽管她也渴望得到爱和照顾,但始终是怀疑和没有信心的。
小A的早年成长经历使小A形成了回避型依恋模式,不相信自己在寻求父母照顾的时候会得到有效回应,反而认为自己会被无情地拒绝,因此在大多数时候小A都尝试在情感方面自给自足。而小A父母在对待她和弟弟的态度上也确实没有给予小A足够的抱持和容纳的态度,很少对小A发出的信号敏感地做出反应,这使小A对自己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小A曾抱怨过父母不经过她的同意就给她生命,对于未来结婚、生子亦是拒绝的态度。阿德勒认为,在出生后头几年的经验对人成年后人格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个体早期的生活风格在4、5岁左右形成,并且终身稳定。可见,完全正常的人格发展有赖于是否在生活的最初几年与抚养者建立亲密的关系。小A长期受到父母的忽视,缺乏安全感,形成自卑、低价值感的个性品质,不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渴望爱又不懂得如何去爱。
Brain Feldman说过,与依恋关系受损的个案工作时,最基本的任务是建立安全基地,让来访者可以不受侵入地、被接纳地在里面进行工作。目前咨询师与小A已工作五次,逐渐建立起安全、友好、宽容而稳定的环境是当前工作的关键。在第三次工作中遭遇来访者的阻抗时,咨询师能站在来访者的立场看问题,意识到这种拒绝可能源于来访者在童年时期寻求安慰和帮助被拒绝的经历,并且意识到来访者产生了没有价值就得不到咨询师重视的担忧。咨询师及时给予来访者足够的理解与共情,逐渐与来访者发展出安全的依恋关系,帮助来访者去探索内在和外在的世界。
从荣格心理学角度理解依恋关系,更多是从反移情的角度。个案对2岁之前发生的创伤经历没法用语言来描述,或者用象征的方式表达,因为前语言期的经历更多是身体的感受,比如蜷缩或者发抖,是次级皮肤的反应,只能用反移情的方式来感受,内在的感受是很好理解来访者的线索和资源。在建立安全基地的过程中,不过多去评价、侵入这样的空间,从关系中来理解来访者的情绪发展。就像在沙盘工作中,给来访者提供安全受保护的空间一样,放慢脚步,给来访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参考文献
[1]约翰·鲍尔比.安全基地:依恋关系与起源[M].余萍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2017.
[2]唐纳德·W·温尼科特.涂鸦与梦境:儿童精神病学中的治疗性咨询[M].李真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等级:B良好
文章梳理了依恋理论发展脉络,且能结合了临床案例去谈家庭环境对依恋和人格发展的影响。文章结构完整,思路清晰,立论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