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文化的焦虑状态下,使我们常常认为孩子的发展应该掌握在我们手中,要按照家长的塑造成长,在成长过程中,家长要传授知识、引导学习、纠正错误、为他们提供我们认为的好的行为模式。而事实上,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成长、成熟以及学习的过程,我们应该将儿童视为独立个体,作为一个人,他的生命有他存在的意义。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儿童所有的认知结构并不是在同一年龄完成,而是在环境的变换中完成重构,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持续、渐变的过程。
工作中我们要详细了解儿童的成长经历及心理发展史,包括遗传因素、创伤事件、养育者的互动模式。与养育者的互动模式直接影响儿童的依恋模式,依恋模式是我们第一个与外界建立社交的行为模式。它可以影响儿童成人后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的方式。
安全的依恋关系里,母亲对儿童的情感需求是积极敏感的,会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给予探索的空间,允许儿童犯错误,会对儿童的情绪情感给予支持和鼓励。在一个陌生环境里,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儿童,即使妈妈离开,也可以很快的适应。儿童将母亲对自己稳定、持续的接纳内化,他们确定自己不会被抛弃,这个世界是安全的。这样的儿童成人后适应能力强,容易与他人建立信任。
糟糕的依恋模式例如抗拒性依恋和回避型依恋,这两种依恋模式的表现是家长对儿童的心理需要不敏感,对待儿童的态度多是看心情,心情好时即使孩子犯错误也无视,心情不好不管孩子做得对错都会成为家长不良情绪的宣泄对象;对孩子过分热情,喋喋不休,儿童无论在做什么都会被打扰。 这两种依恋模式的儿童长期处于忽冷忽热、情绪情感被忽略的状态,要么是焦虑愤怒的,要么特别容易被陌生人吸引。抗拒型依恋的儿童为了获得关注会哭闹、异常粘人。回避型依恋则更希望远离家人、更愿意亲近陌生人。
还有混合型依恋的儿童,他们与人交往即抗拒又回避,还很矛盾,这类型儿童的家长自己的情绪多是恐惧、矛盾的,儿童的心理需求需要随着母亲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久而久之儿童自己也变得异常情绪化。
沙盘游戏工作中,很多学前儿童通过沙盘各种表现依恋模式各种程度不足,我们可以通过沙盘游戏帮孩子建立一个安全的港湾,给予儿童足够的接纳和抱持,重新建立信任感和安全的依恋模式,让孩子重新从这里出发发现外在世界。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3-5岁学龄前儿童处于主动对内疚的冲突阶段,他认为这一阶段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对外主动探索的行为如果受到鼓励,那么儿童就会渐渐形成自主性,建立自信心,并且不会被失败、被惩罚的恐惧限制住。
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过分束缚和限制,甚至不允许孩子弄脏衣服和手,大大限制了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的同时也限制了孩子对外探索的机会,儿童的认知、自主性、自信心都是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发展的。长期处于被限制的儿童智力水平和自我评价无法处在同年龄发展水平上,于是出现了行为退缩、愤怒,这些情绪通过外化或内化行为表现出来,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沙盘游戏通过孩子的视角去观察、理解孩子,我们作为过渡性客体让孩子的情绪得以释放,了解心理问题可逆及不可逆的部分,对于儿童对外探索的行为及时给予认同与强化,帮助孩子体验“我可以”的全能感,使其回到生活中更加自信、自主,始终相信儿童的行为是内在动力促成的自发行为,在沙盘室提供安全、受保护的空间,鼓励儿童积极尝试,支持强化儿童对外探索的过程,不替代、不限制,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及时获得支持。
6-12岁学龄期儿童升入小学,开始学习生涯,校内生活是儿童主要成长经历,这一阶段开始获得技能、知识和社交能力,同时学校又是社会的缩影,社会文化直接影响教育模式。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心理问题与社会环境及家长情绪息息相关,他们喜欢挑战、有很强的求知欲,如果可以在符合儿童发展水平的前提下适度布置学习任务,使儿童顺利完成课程内容,既可以培养自信心又有助于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自信可以帮助其在成人后独立生活及工作中面对问题时迎刃而解。反之,当下的过度课外补习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儿童把学习当做任务,削弱儿童内在学习动力,产生厌学、焦虑等心理问题。有很多来到沙盘室的学龄儿童出现学习障碍、躯体反应。结合依恋关系、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等相关儿童发展理论正确了解造成孩子学习障碍的原因,包括诊断是否有精神发育迟滞、智力遗传因素、孕产期情况、创伤事件、家庭养育方式,从可逆的角度给家长提供有效的方法及建议,帮助儿童发展自我评价能力,结合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推动其成长
不管是何种理论,儿童心理发展始终是一个由低向高,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顺序都是不断完善,螺旋上升日趋完善的过程。结合个人工作体验,对每一个来访儿童都要考虑对方的年龄特征,思考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帮助儿童建立自主性、自信心。
2018-5-27
刘枢 2018级1班